肥东县宝翠园中学位于肥东县龙塘镇,距裕溪路高架入口东1000米,与大众路比邻,交通便利。学校占地81亩,校内图书室、微机室、多媒体教室、实验室、录播室、舞蹈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。
学校现有三个年级28个教学班,近1300名学生,教师89人。本科学历教师达100%,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,高级教师17人,中级教师18人。市县级教学名师3人。市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,市县级骨干教师15人。
建校七年来,学校秉承着“做幸福教师 育阳光学子”的办学理念,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,努力提升学校内涵和品位,坚定地向着“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”的育人目标砥砺前行。
人物名片 丁丽丽,该校语文教师。自2016年毕业以来,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,先后获肥东县初中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奖、肥东县青年教师比赛二等奖,2022年所著论文获肥东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,所带班级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。
用心工作 用爱育人
认认真真教书,点点滴滴育人。这是丁丽丽一直以来坚守的教育理念。为站稳课堂,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,向前辈们讨教教学良方,自我总结教学方法。她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,在往届中考中,学生们语文学科均交上了不错的“答卷”。
在丁丽丽看来,成人先于成才,学生行为习惯和品德素质的培养不能松懈。刚入校时,学生小王(化名)有些内向,不爱参加班级活动,却经常在大家都午休的时候给班级里的绿植浇水。为了鼓励他快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,在征得他的同意后,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任命他为班里的“园丁”。打那之后,他浇水更勤快了,还给每一盆绿植都写了“说明书”。寒暑假时,也会将花草分发给同学们带回家照顾。三年里,班里的绿植一直郁郁葱葱,而小王也越发开朗阳光。
人物名片 黄超,该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、班主任。十多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,让其从新人教师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,接连斩获肥东县教师信息化应用三项作品教学设计一等奖、合肥市初中思政课教师命题基本功大赛二等奖,2022年所带班级被评为肥东县先进班集体。
在一次次沟通中慰藉学生心灵
由于家离学校较远,工作日期间黄超选择吃住在校,省下更多的时间陪伴学生们。“当了这些年班主任,越来越觉得沟通很重要”。黄超说,只有多沟通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,成为引领他们成长的“那束光”。尤其是七年级新生刚入学的那段时间,很多学生是第一次离家住校,一时间难以适应新环境,到了晚上思念更甚,甚至会萌发想要回家的想法。这个时候,黄超的陪伴及时而又恰到好处。
学生小李(化名)就是其中一位,情绪一度低落到不能正常学习。为了缓解他的焦虑与思念,每天晚饭后,黄超拉上他一起去操场跑步、聊天,通过转移话题,帮助他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。
人物名片 吴颖,该校地理教师。因幽默风趣、博采众长的授课方式,她的课成了学生们每学期最期待的一门课。深耕杏坛十余年,先后荣获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一等奖、安徽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二等奖等荣誉。
三尺讲台 播撒科学探索的种子
传扬智慧,助力梦想起航;启迪学子,探索无限可能。这是吴颖写在工作簿扉页的座右铭。为了给学生们播下乐于科学探索的种子,她在课堂特别开设了一个版块——“球索”,意为对宇宙星球的探索。“球索”天地里,她用五分钟的时间,带领学生们结合当节课的知识或最近的热点话题,探索更多更新的地理知识,如去年11月8日的月全食,考虑到天气晴好,观赏条件极佳,课前她就带领学生们搜索了很多关于月全食的资料,并在课堂上一起交流、探讨。“月全食当晚,学生的观赏积极性特别高,外行人在看‘热闹’,他们则是在看‘门道’。”回想起那个夜晚,吴颖的眼里散发着光。她坚信,未来的教育之路还会因类似的碰撞而变得更为闪耀。
人物名片 孟婷,该校美术教师。从教17年,怀揣“广施甘露千枝翠,报得春风一寸丹的教育理想,勇于探索,卓越追求。先后获得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三项教学论文一等奖、合肥市初中美术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等荣誉,并于2022年被评为合肥市第五批骨干教师。
矢志打造有温度的快乐课堂
“教育之没有感情,没有爱,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,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。这是孟婷很喜欢的一句教育名言。在她的美术课上,学生小华(化名)被她关注很久了,他听课很投入,却从不做美术作业,不带美术用具,也从不参与课堂上的交流讨论。心思细腻的孟婷主动邀请他参与小组互动,并让他当小组记录员,在分享环节,邀请他将自己的记录结果读给大家听,孟婷的认可和鼓励,让学生都为他送上了掌声。讲台上的他笑得灿烂又自信。
“美术是素养课程,是开放包容的,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释放,我希望我的课堂是可以传递温度的”。孟婷说,今后自己还将矢志打造更多这样无压力、零负担,在学中乐、在乐中学的快乐课堂。
陈海霞
|